城市之窗 | 注册登录 | 热线:40066-40084 爆料QQ:165687462  设为首页  加入收藏

当前位置: 城市之窗 > 时尚 > 时尚 > 正文
每日最新
马拉松让体育成为时尚和文化
来源:城市之窗 | 浏览:[35906]2015/12/5 14:53:53    

  深圳马拉松、广州马拉松本周末相继开跑,可谓今年国内马拉松赛事的“收官”之作。今年国内(不含港澳台数据)共举办超过110场马拉松赛事,平均每三天一场。曾经神圣、距离民众较远的一项长跑竞赛,正引领都市新生活。

  深圳马拉松、广州马拉松本周末相继开跑,可谓今年国内马拉松赛事的“收官”之作。今年国内(不含港澳台数据)共举办超过110场马拉松赛事,平均每三天一场。曾经神圣、距离民众较远的一项长跑竞赛,正引领都市新生活。

  马拉松的确很红,这是有数据支持的。平均每三天一场,这透露的只是组织者的急切。而在参与者那一面,据深圳有关方面的透露,今年深圳马拉松的参赛人数限制在2.5万,但是报名人数已经达到6.5万,如果继续开放报名,很有可能突破10万人,去年的上海马拉松报名更是出现了“仅仅数小时1.8万个全/半程名额就被一扫而空”的一幕,被调侃为“比春运抢票还难”。

  马拉松为什么这么红?其实它一直这么红着,自1896年首届奥运会后,马拉松赛已在世界各地广泛举行。有人总结了马拉松赛广受欢迎的奥秘,一曰比赛场地的开放;二曰对参赛者的包容,其他体育项目,只有同等选手才能同场竞技,而马拉松不同,其强调的是参与感。

  中国马拉松赛事之所以井喷,追根溯源,自然离不开马拉松的“开放”和“包容”。然而马拉松自引入中国之后,并非始终红火,2011年,北京马拉松的3万个名额用了6天才报满就是一个证明。从不温不火的状态进入大红大紫,马拉松在中国的兴起,除了赛事的“开放”和“包容”,显然还有其他的因素,或曰助力。

  第一大助力应该是全民健身意识的觉醒。马拉松成为新的时尚,堪称全民健身热潮升温的直接反映。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,公众对生活质量追求水涨船高,而跑步这项简单运动的风靡简直势所必然;第二大助力是官方政策的引导。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《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》,明确规定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,加速了各大城市规划马拉松赛事的进程;第三大助力来自于社交媒体,当微信的“朋友圈”里晒跑步记录成为一种时尚时,其点燃的热情几乎无法估量;由于马拉松已逐渐成为城市展示形象、拉升消费的理想平台,地方政府的推动也成为马拉松升温的当然助力……

  这样的寻绎还可以继续,比如从马拉松兴起中敏锐看到商机的企业。而正是这一点让人们看到了马拉松与传统体育赛事的差别。举办体育赛事,国人已经习惯了财政出资、各种途径选拔出来的运动员参赛的传统模式。但是马拉松不同,无论是在厦门还是在深圳,赛事目前均由专业公司承办和经营,不仅无需政府投资,而且赛事巨大的辐射力还给相关产业带来了多重利好。据厦门市统计局测算,2013年厦门马拉松赛给厦门的企业带来各项经营收入超过两亿元。

  国务院《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》中预计未来中国将超过5亿体育人口,体育产业达到5万亿元。要实现这一目标,体育的转型乃至体育产业的拓展必不可少。而背靠庞大的参与群体,依托市场化运营,逐渐风生水起的马拉松运动让人们看到了希望。

  或曰全国平均每三天一场的马拉松是否太多是否过热了一点?其实多不多是否过热是个应该交由市场判断的问题,2012年全年,美国共举办了789场马拉松,德国658场,英国和法国分别为300余场,日本则为200余场,相形之下,中国的数字还太少了一点。需要担心的是中国的马拉松尽管已经迈出了市场化步伐,但毕竟还属于起步阶段。官方透露,今年广马投入3600万元效益或超8000万元,而数据显示,美国夏威夷马拉松每年为当地带来的收入超过了1亿美元。从中可见商业化程度的差距。

  门槛低,参与者众多,有利于普及健身观念,给全民带来快乐,而且可在少用乃至不用公共财政的情况下带来体育产业的发展,经各方推动,作为平民化运动的马拉松不仅是一个赛事,俨然已成时尚和文化。这也许更契合体育运动的真谛。

责任编辑:城市网
热线:40066-40084 爆料QQ:165687462
Copyright© 2017 城市之窗 www.cityn.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80520号